華沙是波蘭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它位於維斯拉河兩岸,距波羅的海和喀爾巴阡山脈大約350公里。著名的華沙公約就是於華沙簽署的。該市也是馬佐夫舍省的省會,擁有許多工業(製造,鋼鐵,電氣工程,自動工業),66所高等學府(包括華沙大學),和超過30家劇院。
華沙目前分為18個行政區,整個城市被維斯瓦河(Wisła)一分為二。河流以西地區的經濟、治安等均好於河東。 Śródmieście區是華沙市中心,坐落著為數不多的高樓,華沙中央火車站和華沙中心地鐵站以及各大銀行商場超市都可在此找到。相較其他歐洲國家,華沙顯得很遼闊,而且景點不多,所以導致各個觀光點較分散,需要乘車前往。波蘭公交路線繁多,基本都可直接到達景區門口,所以不用走太多路。華沙在二戰時期被全部摧毀,所以即使是華沙老城也是仿舊重造。
華沙老城建築均為後期修復重建,但是不影響人們欣賞它的美。老城包含眾多景點,如美人魚雕像、王宮、老城廣場、居里夫人博物館等。在老城區可以花費半天的時間慢慢欣賞周邊的建築,並品嚐當地的特色美食。 (圖片來自wiki, CC版權,作者Marek and Ewa Wojciechowscy)
交通:地鐵:Metro Ratusz Arsenał站下車,向東方向走大約10分鐘可到; 公共汽車:116/175/178/180/195/222/503/N44路,PL.Zamkowy/Stare Misto站; 電車:13、23、26、32路到Stare Miasto站下車,上橋就到老城了。 * ##### 華沙聖十字教堂 Smaller Basilica of the Holy Cross
聖十字教堂(波蘭語:Kościół św. Krzyża)是華沙市中心的一座天主教堂。位於克拉科夫郊區街(Krakowskie Przedmieście),正對著華沙大學主校園,是華沙最著名的巴洛克教堂之一。興建於1682年,1757年完成。 1944年被毀,後來重建、目前由遣使會神甫管理。
這座因安葬波蘭著名音樂家肖邦心臟而出名的聖十字教堂,和波蘭大學一街之隔,除了肖邦,教堂裡還安葬有不少波蘭的文化名人,靠近教堂門口的地方就是卡庭慘案的紀念碑,在教堂門口不遠的大街上,有一張肖邦音樂長凳,千萬不要錯過,天籟之音。
地址:ul. Krakowskie Przedmieście 3
肖邦博物館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波蘭音樂家肖邦建立的。坐落在華沙市中心著名的肖邦音樂大學旁邊,館址選在17世紀末建造的一座巴洛克風格的宮殿中,這座名為奧斯特羅格斯基的宮殿1944年9月被德軍燒毀,二戰後重建,並曾作為肖邦協會的所在地。改建的肖邦博物館是一座現代化的多媒體博物館,展廳面積5000平方米,11個布展廳。
地址:ul Okólnik 1
波蘭歷史上收到德國、俄羅斯兩大帝國影響甚深,飲食文化也不例外,而且位於歐洲與亞洲的交匯地帶,東方與西方融合的痕跡非常明顯,所以豬腳、馬鈴薯、餃子等都是常吃的食物;而且無論食物或飲料,香料的使用都很頻繁。
波蘭不是非常熱門的旅遊國家,所以在住宿方面選擇較少,但是相對歐洲其他國家價格也會便宜些。華沙老城,華沙中央火車站周邊為旅店密集的區域。相較其他歐洲城市,華沙顯得很遼闊,而且景點不多,所以導致各個觀光景點較分散,需要乘車前往。但波蘭公交路線繁多,基本都可直接到達景區門口。
在華沙,琥珀幾乎無所不在,羊毛製品也隨處可見,可以挑一些帶有民俗風情的小物回家做紀念。
華沙市內的公共交通系統很發達,約200條巴士線路、30條電車線路以及一條從北到南貫穿城西的地鐵線。早上7、8點的時段和下午4-6點是上下班高峰期,華沙的主要幹道會很擁堵,雖比不上帝都但也讓人心煩意亂。建議高峰期時能坐地鐵就不要坐電車,能坐電車就不坐大巴,如果距離不遠,乾脆直接走好了。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購買學生票必須要持有波蘭本地學校頒發的學生證且在26歲以下。國際學生證等其他證明是不被認可的。如果誤購,被查票時可能會被罰款。
華沙 - 吃喝玩樂在華沙|交通信息|熱門路線Cluj-Napoca(羅馬尼亞語的發音:[ˈkluʒ naˈpoka],德語:Klausenburg;匈牙利語:Kolozsvár,匈牙利語的發音:[ˈkoloʒvaːr];中世紀拉丁語:Castrum Clus,Claudiopolis;以及意第緒語:קלויזנבורגj,Kloiznburg ),羅馬尼亞人口第四大城市,位於該國西北部的科魯縣。在地理上,它與布加勒斯特(324公里(201英里)),布達佩斯(351公里(218英里))和貝爾格萊德(322公里(200英里))大致等距。該城市位於Someșul Mic河谷,被認為是特蘭西瓦尼亞歷史省的非官方首都。 1790年至1848年以及1861年至1867年,它是特蘭西瓦尼亞大公國的官方首都。 截至2011年,在市區範圍內居住著324,576名居民(使其成為當時該國第二人口大國,僅次於國家首都布加勒斯特),比2002年人口普查時的記錄略有增加。克盧日-納波卡大都會區共有411,379人,而近郊地區(羅馬尼亞語:zonaperurbană)的人口超過420,000。新的克盧日-納波卡市政府於2008年12月開始運作。根據縣人口登記局提供的2007年估算,該市擁有大量可見的學生和其他非居民人口-在此期間,每年平均有20,000多人2004年-2007年。這座城市從Unirii廣場的聖邁克爾教堂散佈開來,該教堂建於14世紀,並以克盧日納波卡的守護神大天使米迦勒命名。該市的邊界面積為179.52平方公里(69.31平方英里)。 克盧日-納波卡(Cluj-Napoca)在1990年代經歷了十年的衰退,其國際聲譽受到當時市長Gheorghe Funar的政策的影響。今天,這座城市已成為羅馬尼亞最重要的學術,文化,工業和商業中心之一。除其他機構外,它還擁有該國最大的大學-貝貝·博萊艾大學(Babeai-Bolyai University)及其植物園。全國知名的文化機構;以及羅馬尼亞最大的商業銀行。克盧日-納波卡(Cluj-Napoca)分別於2015年和2018年獲得歐洲青年之都和歐洲體育之都的稱號。
克盧日·納波卡 - 吃喝玩樂在克盧日·納波卡|交通信息|熱門路線